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57.9亿元,其中非电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78.5亿元。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45%和81.80%,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2.51%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21%。借外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东西扶贫协作共投入资金1.18亿元,援建贫困村卫生室678个,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要求。
下步工作中,我委将结合昭通市实际,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基础建设,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提质达标验收。北纬29度记者:刚刚听到了艾滋病防治实现三个90%,请问目前我市的艾滋病疫情态势是怎么样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昭通市卫健委副主任 杨永彦:感谢记者朋友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注。二、坚决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三)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进,群众就医负担不断降低。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医疗保障局组建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医保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为民砥砺奋进,勇于担当作为,深化改革创新,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健康昭通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了力量。
二是强弱项、提质量,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同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深入关心、关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为建设健康昭通贡献媒体力量。民政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兜底保障一批的重要任务。
同时把应急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等植入项目,丰富了项目内涵,受到群众好评,受益群众达65885人次。三是解决能融入的问题。发起无偿献血倡议,无偿献血达14.42万人次,献血量4761.62万毫升,受益群众达15万人。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0.9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42万人,支出资金3.33亿元。
我们想方设法完善硬件设施,新建成养老服务机构39所,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58所。昭通市政府网编辑:昭通历来是各种灾害频发的地区,各类抢险救援任务繁重,请问昭通是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保证任务的完成,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昭通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范晓斌:昭通市辖1区1市9县,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苗、彝等25个民族629万人。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50元/人.月提高到70元/人.月,增长40%。住进敬老院后,我们的护理人员给他们洗澡、更衣,不仅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还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健身活动,使他们感受了社会的温度和党的关怀。截止2020年12月,全市有民政保障对象74.18万人,其中:农村低保57.35万人,城市低保13.86万人,特困供养对象2.01万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0.96万人。一是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统一规范和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大力推行一部手机办低保,方便困难群众申报。
昭通发布编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在十三五期间,红十字会在民生保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以践行这一宗旨?昭通市红会副会长 熊兴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昭通市红十字会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人均补助水平从318元/人.月提高到413元/人.月,增长29.87%。新增养老床位6610张,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1017张。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更加聚焦主责主业,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建立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落地,让困难群众获得更多实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国家和省的安排部署,免征中小微企业2至12月份的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大型企业2至6月份的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为全市2820家参保单位减负3.81亿元。同时,进一步落实好脱贫不脱保、救助渐退等政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
坚持会商研判,充分发挥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牵头作用,2020年积极组织市气象局、水利局、防震减灾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召开自然灾害趋势研判及对策会商会10余次,共发布每日应急信息366条,预警信息218条,通过将研判情况和预警信息及时下发到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三、强化基层应急救援机构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督。2020年,水富市志愿者黄瑞被中国红十字会表彰为抗击新冠疫情优秀志愿者。围绕老有所为,组织有特长的老人、残疾人开展手工制作、才艺展示、做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等,增强了们的获得感,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特困供养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统一,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从288元/人.月和132元/人.月统一提高到832元/人.月,分别增长189%倍和530%。入住敬老院前,许多特困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条件较差。十三五以来,全市各级残联围绕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政策落实。
四、整合了各类救援力量,补齐了应急救援短板。应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6.04万人,实际代缴106.04万人,代缴率100%。
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基本实现全覆盖,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基本实现全覆盖。卯家湾、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红十字工作站成为省级红十字基层建设示范点。
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在昭通召开,昭通市2个项目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博爱家园精品项目。六、促发展,协同落实保障措施十三五期间,各相关部门既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相关专项社会救助,又加强密切配合,协同落实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救助保障措施,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放开了农村户籍人口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实现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20年顺利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职业年金顺利归集投资运营,其他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全市养老保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功协调25例人体器官捐献,使65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让24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重度残疾人一级护理补贴标准由70元/人.月提高到80元/人.月,增长14.28%,二级护理补贴标准由40元/人.月提高到70元/人.月,增长75%。应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2.23万人,实际享受待遇22.23万人,享受待遇率100%。
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1元/人.月,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88元/人.月,具备生活自理能力50元/人.月。同时,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从无到有。
为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启动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18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1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4.18万人。
三是推进三救三献提升人道救助能力。二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完善监测机制。
2020年99公益三天时间筹资83万元。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26.95亿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五年来,共实施临时救助104.8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11亿元。五是社保扶贫成效显著。
2020年,昭通市中心血站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十三五时期,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大幅提升,养老服务得到较快发展。
三是在残疾人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无障碍改造和就业创业帮扶。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朋友提问。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红十字会充分动员人道资源,通过积极向上级红会争取、开展线上和线下不同形式的社会募捐,共募集款物2.98亿元,其中资金1.9亿元,物资1.08亿元。这些款物主要用于灾害救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助医助学等方面,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